京能集团继续围绕“四个中心”的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实施“能源为主、适度多元、产融结合、协同发展”的业务组合战略,实施“立足首都、依托京津冀、拓展全国、走向世界”的空间布局战略,努力提升综合实力,努力提升服务首都发展能力,努力提升绿色发展水平,努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努力提升精益化管理水平,着力建设成为管理模式先进、盈利能力稳健、人才队伍精干、绿色安全高效,有中国特色的国际一流首都综合能源服务集团。
12月15日,北京市发改委召开“十二五”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新闻发布会。该规划是我市首次编制的关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和产业发展的规划,具有鲜明的开创性。会上,我委能源处处长高新宇介绍了规划编制的背景、主要内容和重要创新。并就太阳能利用、新能源惠及民生等问题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一、关于规划编制的背景和主要特色
(一)“十二五”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是顺应新时期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下编制的规划。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各发达国家竞相抢占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先机的大背景下,大力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重要载体,是优化首都能源结构、抢占新一轮国际竞争战略制高点的重大举措,对于增强首都创新能力、培育未来经济战略支撑、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都具
走过6年立法之路、历经两次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25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获表决通过,并将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据了解,环境保护税法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落实税收法定原则”要求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第一部单行税法,也是我国第一部专门体现“绿色税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单行税法。
环境保护税法全文5章、28条,分别为总则、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税收减免、征收管理、附则。
环境保护税法的总体思路是由“费”改“税”,即按照“税负平移”原则,实现排污费制度向环保税制度的平稳转移。法案将“保护和改善环境,减少污染物排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写入立法宗旨,明确“直接向环境排放应税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为纳税人,确定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出通知,分资源区降低光伏电站、陆上风电标杆上网电价,分布式光伏发电补贴标准和海上风电标杆电价不作调整。
通知规定,2017年1月1日之后,一类至三类资源区新建光伏电站的标杆上网电价分别调整为每千瓦时0.65元、0.75元、0.85元,比2016年电价每千瓦时下调0.15元、0.13元、0.13元。同时明确,今后光伏标杆电价根据成本变化情况每年调整一次。2018年1月1日之后,一类至四类资源区新核准建设陆上风电标杆上网电价分别调整为每千瓦时0.40元、0.45元、0.49元、0.57元,比2016~2017年电价每千瓦时降低7分、5分、5分、3分。
通知规定,分布式光伏发电补贴标准和海上风电标杆电价不作调整。同时,为更大程度发挥市场形成价格的作用,通知鼓励各地继续通过招标
国家发改委近日通知,决定自26日起,在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开展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试点。业内人士认为,这标志着酝酿已久的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破冰。
改变定价方法
通知明确了改革试点总体思路:一是将现行以成本加成为主的定价方法改为按“市场净回值”方法定价,选取计价基准点和可替代能源品种,建立天然气与可替代能源价格挂钩调整机制。二是以计价基准点价格为基础,综合考虑天然气主体流向和管输费用,确定各省(区、市)天然气门站价格。三是对天然气门站价格实行动态调整,根据可替代能源价格变化情况每年调整一次,并逐步过渡到每半年或者按季度调整。四是放开页岩气、煤层气、煤制气等非常规天然气出厂价格,实行市场调节。
&nb
中新网12月23日电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今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在讲话时强调,“十二五”时期,中央企业要坚持科学发展道路,继续推进公司制股份制改革,促进央企做优做大。
张德江表示,中央企业肩负着光荣的历史使命,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骨干作用、表率作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以深化改革开放为动力,以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为支撑,以产业产品结构调整为关键,以加强企业党的建设、班子建设、人才建设为保障,做强做优做大,实现发展质的新飞跃,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张德江指出,“十一五”时期,中央企业改革发展取得了重大进展,企业的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进一步
■规划编制历时两年半,是国家能源局成立三年来发布的首部规划,也是我国历史上首部能源科技规划
■规划提出建立重大技术研究、重大技术装备、重大示范工程及技术创新平台的“四位一体”国家能源科技创新体系
■规划确定19个能源应用技术和工程示范重大专项及其技术路线图,规划了37项重大技术研究、24项重大技术装备、34项重大示范工程和36个技术创新平台
日前,本报记者独家获悉,国家能源局组织编制的《国家能源科技“十二五”规划(2011-2015)》(以下简称《规划》)已于日前正式发布。这是国家能源局成立三年来发布的第一部规划,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能源科技规划。据介绍,《规划》由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组织局内各专业司及能源领域200多名专家,历时两年半完成。
新疆东部的鄯善县沙尔湖特大煤田前期勘探工作日前基本结束,探明储量达892亿吨,单个煤田储量位居亚洲第一。
沙尔湖煤田勘探开发工作始于2006年。该煤田勘探开发指挥部副总指挥魏成介绍说,煤田预测资源量上千亿吨,经过勘探专家多年深入勘探,7家勘探单位目前探明该区域储煤量为892亿吨,其中单一煤层最大厚度达217米,平均煤层厚度130米。
新疆是中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区,2010年煤炭产量首次突破1亿吨。由于远离内地市场,运输成本高,当地官方提出以煤电、煤化工等形式实现转化,然后通过输电线路供应外部市场的发展战略,新疆东部的鄯善县地缘优势明显。
魏成表示,这一区域煤质很好,约七成具备露天开采条件,另外该区域煤炭具有低硫、低磷、
国家能源局网站18日刊发该局局长吴新雄撰写的文章指出,要创新审批听证制度。对于煤炭、电力、油气、核电、新能源、科技等能源领域重大项目、重大资金审批,要定期召开审批听证会,确保行政权力依法依规运行。
在“十三五”期间,国家煤炭产业政策将呈现“优化调整”取向,有形(政府)与无形(市场)的“两只手”并用,主要表现在限控产能、抑制消费和调整结构三个方面。
在当前国内外全面转型时代,全球形成向“再工业化”、“适宜福利社会”、低碳经济化和新兴产业转型的新潮流;中国经过30多年的持续高速增长后,进入“中高速增长”、“高成本”、工业化后期和城市化加速等新阶段;煤炭行业经过“十年黄金发展期”后,也进入产能过剩、市场疲软和转型发展的新时期。煤炭行业“十三五”在市场、产业、技术和政策导向等方面也面临新的发展趋势。
市场趋于“相对宽松”
鉴于中国“富煤少气贫油”的能源赋存结构状况,从长远看煤炭仍是我国的主体能源,煤炭产业总体发展前景看好,但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