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能集团继续围绕“四个中心”的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实施“能源为主、适度多元、产融结合、协同发展”的业务组合战略,实施“立足首都、依托京津冀、拓展全国、走向世界”的空间布局战略,努力提升综合实力,努力提升服务首都发展能力,努力提升绿色发展水平,努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努力提升精益化管理水平,着力建设成为管理模式先进、盈利能力稳健、人才队伍精干、绿色安全高效,有中国特色的国际一流首都综合能源服务集团。
6月14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18》。
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发展阶段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能源电力行业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和支撑,肩负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的历史重任,但从当前电力发展改革现状看,还存在很大差距,仍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形势和挑战。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面临严峻考验
随着我国电力快速发展和持续转型升级,大电网不断延伸、电压等级不断提高、大容量高参数发电机组不断增多,新能源发电大规模集中并网,电力系统形态及运行特性日趋复杂,特别是信息技术等新技术应用带来的非传统隐患增多,对系统支撑能力、转移能力、调节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给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严峻考验。此外,各类自然灾害频发,保障电力系统安全任务更为艰巨,发生大面积
国家能源局《关于2018年度风电建设管理有关要求的通知》(国能发新能[2018]47号)出台后,风电行业被认为将迎来一个新的时代。“新时代”的风电行业会有哪些新变化? 有业内人士用一句话概括了“新”在何处:多年来由政策、规划等外部驱动的风电行业,将真正转变为经济回报下的内驱动增长。
光伏发电装机规模高速增长的时代或将结束。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合理把握发展节奏,优化光伏发电新增建设规模,暂不安排2018年普通光伏电站建设规模,在国家未下发文件启动普通电站建设工作前,各地不得以任何形式安排需国家补贴的普通电站建设。而在分布式光伏方面,今年仅安排1000万千瓦左右建设规模。此外,将进一步降低光伏发电补贴强度。
近年来,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规模连续5年全球第一,累计装机规模连续3年位居全球第一。光伏技术不断创新突破、全球领先,并已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完整的光伏产业链。但另一方面,也存在光伏发电弃光问题显现以及补贴需求持续扩大等问题,直接影响光伏行业健康有序发展,需要根据新形势、新要求调整发展思路,完善发展政策。
“我国光
经历17年的风雨洗礼,上海合作组织由最初聚焦于地区安全和平稳定,发展成为今天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密切合作的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尤其是在能源领域,上合组织成员国间的合作更是亮点频现。
区域能源合作更紧密
近年来,国际能源合作出现新趋势:生产中心“西移”,消费中心“东扩”。俄罗斯、中亚地区油气生产上升到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和印度能源消费量不断增加,国际能源生产消费格局的变化,让上合组织成员国合作更为紧密。
以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贸易为例,能源贸易占中哈贸易的比重达30%。相关产业为哈萨克斯坦创造了3万多个就业岗位。此外,印度与俄罗斯近日也就能源合作密切磋商并达成共识。
2013年成立的上合组织能源俱乐部,是上合组织框架下发展和扩大能源合作的开放性多边平台。俱乐部高官会第
2018年一季度,我国能源供需呈现稳定增长态势,能源消费结构继续优化,节能降耗取得新进展。
一、能源生产[1]稳定增长,能源进口[2]增长较快
能源生产稳定增长。原煤产量同比增长3.9%,增速比2017年全年加快0.8个百分点,生产企业数比去产能政策实施前的2015年减少1/3,户均产量比2015年同期提高8万吨左右,企业平均规模明显扩大,生产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原油产量下降2.0%,降幅比2017年全年收窄2.0个百分点,日均产量自2017年7月起连续8个报告期保持在52万吨左右,基本结束了2016年开始的持续下滑态势,步入平稳阶段。天然气产量增长3.3%,日均产量4.4亿立方米,在2017年11月至2018年3月供暖季期间,保持历史最高水平,但受基数较高影响,增速比2017年全年回落5.2个百分点。电力生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各派出能源监管机构,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内蒙古电力公司: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减轻市场主体负担的有关要求,进一步规范可再生能源行业管理,减轻可再生能源企业(含其他机构和个人投资者,以下同)投资经营负担,促进可再生能源成本下降,支持可再生能源相关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现就有关政策落实的要求和支持措施通知如下。
一、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要求,切实保障可再生能源产业健康发展
(一)严格执行可再生能源发电保障性收购制度。对符合国家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划以及在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下达的年度建设规模内,经省级能源管理部门列入年度实施方案,且符合国家可再生能源保障性收购及产业投资环境监测预警机制、市场环境监测评价机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入第三年,去产能工作的指向更加具体,路径更加清晰。4月19日,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和脱困发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以下简称会议),部署安排2018年钢铁、煤炭、煤电去产能重点工作。《关于做好2018年重点领域化解过剩产能工作的通知》同期发布。
2018年,我国将再退出粗钢产能3000万吨左右,基本完成“十三五”期间压减粗钢产能1.5亿吨的上限目标任务;退出煤炭产能1.5亿吨左右,确保8亿吨左右煤炭去产能目标实现三年“大头落地”;淘汰关停不达标的30万千瓦以下煤电机组(含燃煤自备机组),2018年全国淘汰煤电落后产能400万千瓦。
会议指出,2018年化解过剩产能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去产能,实现由总量性去产能为主转向结构性
4月19日讯 今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国家能源局、国务院扶贫办等六部门印发《智能光伏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下简称《计划》)。
《计划》提出要加快提升光伏产业智能制造水平,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与光伏产业深度融合,鼓励特色行业智能光伏应用,促进我国光伏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到2020年,智能光伏工厂建设成效显著,行业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实现突破,支撑光伏智能制造的软件和装备等竞争力显著提升;智能光伏产品供应能力增强并形成品牌效应,“走出去”步伐加快;智能光伏系统建设与运维水平提升并在多领域大规模应用,形成一批具有竞争力的解决方案供应商。
《计划》还对不同部门具体牵头工作内容进行了细化分工。工信部牵头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