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能集团继续围绕“四个中心”的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实施“能源为主、适度多元、产融结合、协同发展”的业务组合战略,实施“立足首都、依托京津冀、拓展全国、走向世界”的空间布局战略,努力提升综合实力,努力提升服务首都发展能力,努力提升绿色发展水平,努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努力提升精益化管理水平,着力建设成为管理模式先进、盈利能力稳健、人才队伍精干、绿色安全高效,有中国特色的国际一流首都综合能源服务集团。
在这赛场上,京隆员工把满腔的热情释放了出来,把一线的干劲使了出来。他们本着“同是京隆人、同握一条绳、同是一条心”的原则,将迎接新的角逐,新的挑战。
此外,该公司还成功举办了“青春献企业•创造新佳绩”主题征文活动,广大员工踊跃投稿,用饱含深情的笔墨宣传公司的企业文化内涵,反映广大员工的精神面貌和思想动态。真情讴歌了在公司发展和工程建设进程中涌现的先进人物事迹。抒发了对京隆公司美好未来的憧憬。
。
这些活动的成功开展活跃了员工业余文化生活,缓解工程试运阶段给员工带来的工作压力,展示了员工积极向上、文明健康的精神风貌,培养了员工团结协作、勇于拼搏的团队精神,推动公司精神文明建设的健康协调发展。
会议传达了京能集团邢焕楼总经理、郭明星副总经理在集团公司电力生产经营工作会议的重要讲话,宣读了《北京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关于表彰2006年度安全生产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决定》,会议结合京能热电4#机组检修的重点工作,要求全体员工要把思想统一到集团公司电力生产经营工作会议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贯彻会议提出的各项任务上来
会上,检修分公司、设备管理部等主要生产单位详细汇报
2007年以来,京能国际始终高度重视控股发电公司的设备管理工作,采取了多种有力措施推进设备管理再上新台阶:第一,为了加强电力设备专业化管理,实现精细化、规范化运作,全面构建“预防为主、实时监控、及时化解问题”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京能国际生产安全部制定并下发了《电力设备缺陷管理制度》、《电力检修管理制度》、《特种设备管理工作规定》等制度,严格规范了设备管理、维护、运行、检修人员的工作行为,使控股发电公司的设备运行管理工作有章可循。第二,京能国际坚持以人为本,通过上岗考试、岗位培训等措施,努力提高全员综合素质,为设备维护管理奠定了坚实的人力基础。第三,坚持把设备管理工作放在生产运行管理的中心位置,通过强化设备管理的保障作用,积极提倡管理创新,有效提高了设备可靠性,减少了非计划停运。通过以上措施,京能国际全面提升了控股发电公司电力设备
中国投资协会成立十余年,充分发挥纽带和桥梁作用,极大地促进了国有投资公司的健康发展。十多年来,国有投资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对促进国有经济发展,推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电力体制改革等都发挥了积极作用。截至目前,“两委会”会员单位总资产规模已达一万五千亿元,不少投资公司作为当地经济建设和实施改革的主力军,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李凤玲同志强调指出:京能集团广大员工树立科学发展观,是应对多变的形势、保持企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每个员工都要树立正确的形势观,辩证地看待形势,把今天电力供求关系出现的拐点,看作下一个拐点的起点。要正确认识企业价值观,以追求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以人为本,追求卓越。同时要树立科学企业治理观、科学的人才观与科学的评价观。
李凤玲董事长在讲话中首先介绍了集团几年来的发展历程,对集团“一个中心,两个延伸,三个平台”的发展思路和“适度多元”的业务定位给予了肯定。他指出:集团要提高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适度的电力能源规模,结构上要实现“两个延伸”,进一步促进产融结合。他希望新员工能调整自我,尽快熟悉集团企业文化,适应新的岗位,新的工作,要把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相结合。他给新员工提出了五点要求:一要用心做事,二要在扎实工作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三要注意工作的协同性,四要把握信息,特别要把握市场、政策、技术和资源方面的信息,提高捕捉筛选信息的能力,五要以企业为本,要把集团的价值观作为共同的价值观,要敢于吃苦,敢于拼搏。最后李董事长祝愿集团走得更好,发展的更快,希望新员工在各自的岗位上早日成就自己的事业,并祝大家新春愉快,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本次教育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使广大干部员工对集团发展面临的形势有清醒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要看到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电力能源行业市场空间广阔,但目前资源约束的矛盾仍很突出,主业面临的经营压力加大,投资经营形势严峻。要通过宣传使广大员工了解集团面临的挑战和困难,从而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自觉承担压力,为企业分忧,多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