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能集团继续围绕“四个中心”的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实施“能源为主、适度多元、产融结合、协同发展”的业务组合战略,实施“立足首都、依托京津冀、拓展全国、走向世界”的空间布局战略,努力提升综合实力,努力提升服务首都发展能力,努力提升绿色发展水平,努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努力提升精益化管理水平,着力建设成为管理模式先进、盈利能力稳健、人才队伍精干、绿色安全高效,有中国特色的国际一流首都综合能源服务集团。
2月15日,京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姜帆,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阚兴,副总经理关天罡、隋晓峰一行到清洁能源调研指导工作。清洁能源领导班子成员参加调研座谈。
会上,清洁能源汇报了安全生产、提质增效、绿色发展、创新驱动、党的建设等方面工作任务及重点保障措施。
集团领导充分肯定了清洁能源过去一年所取得的成绩,并指出,清洁能源在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中保持了健康快速的发展态势,为集团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新的一年表现亮眼,一月取得“开门红”,展现出新年“新速度”和“新气象”。
隋晓峰要求
要强化基建管理,加快工程进度,实施月会周调制度,确保完成年度投产任务目标;进一步加强过程管控,实现造价管理及结算管理双提升。
要强化项目开发,以京津冀等地区为突破口重点发力,确保项目开发跑赢全国增速;增强项目开发合规性,推动考核机制落实落地。
要强化人才储备,为工程建设投产提供可靠的人才支撑。
要强化效益导向,优化设计开发、造价管控,以市场开拓带动企业效益提升。
关天罡要求
要建立内部协同、外部市场双循环制度。持续深化热电协同、电力营销协同,探索区域协同运维,伺机推行绿电协同量化管理,对外打造京能绿电品牌。
要把“拼”和“抢”的劲头发挥出来,想方设法降低限电率;堵住“出血点”,成立专班解决疑难问题。
要大力推行“阳光招采”,实现招标管理数字化、标准化、集约化、规范化。
要夯实基建生产一体化,研究夯实抽水蓄能、海上风电项目前期建设方案,在能源结构突破的同时,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
阚兴在讲话中指出,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全力以赴完成年度任务目标。
围绕主线抓落实
坚持深化改革,建立市场化机制,扩大应用竞争机制范围,加大绩效考核力度。坚持数字转型,着眼建立集团安全生产数字化转型区域中心的高度,强化清洁能源智慧监管中心建设,加快形成可靠、可推广的经验借鉴。坚持对标一流,选好对象、量化指标、制定方案、闭环考核。坚持创新创效,想方设法增收节支,精准对冲“两个下降”(补贴核查、 电价下调),提前制定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压力挑战;推动基建创效,推行集中采购制度和工程过程审计,降低成本。
聚焦重点倒排期
聚焦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倒排工期”分解落实增量目标,建立跨平台“绿电进京”重点项目协调机制。积极研究政策,以合规为前提扩大融资渠道,缓解资金周转压力。
夯实基础重管理
进一步夯实基础管理,建立分类、分层级的网格化责任管理体系,组建责任考核委员会,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
锤炼团队增才干
加快培养干部人才,强化“五精”管理和“三基九力”团队建设,增强洞察力和科技力。年轻干部要自觉树立“企业家精神”,在干事创业中增长企业家才干。
姜帆强调,清洁能源要坚定信心,立足首都国企区位优势、政治优势和发展优势,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当好集团利润“压舱石”、高质量发展“排头兵”、清洁能源项目开发运营“主力军”。
贯彻国家“双碳”发展战略,牢牢把握可再生能源发展主旋律
抢抓清洁能源发展高峰期和窗口期,加大“三地一区”开发力度,加快推动绿色低碳转型。
主动提高对新领域的驾驭能力,树立风险意识,稳步推动海上风电、抽水蓄能开发,研究制定可靠措施,提前储备相关干部人才。
持续加大“三个一批”开发力度,在项目储备上久久为功。
适应能源形势变化 打造新业态、新模式
既要在供给端“给力”,也要在需求端“发力”,主动适应市场潮流,加快电力市场化交易、综合能源开发步伐。
强化数字引领 提高运营质效
坚持以数字化手段引领管理变革,将数字化嵌入生产经营内核,切实提高管理效率与效益。
积极推动企业发展转型,朝着集团基地化管理变革方向,探索区域运维服务管理方案,立足各方优势,实施差异化管理。
持续深化改革 激发企业活力
深入研究并建立科学激励制度、末位调整制度,精准激发干部人才队伍活力,真正实现“能上能下、能高能低、能增能减”。
加强党的建设
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努力在新征程上开创集团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
上一条 :习近平在北京河北考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下一条 :京能集团领导班子召开2022年度民主生活会